close
身為一個「表演者」,究竟要如何看待自己的身心?
從今年大四還是一年級的時候開始,老師就一直強調表演不是「做假」不是「假裝」,更不是設計一堆舞台動作去把台詞交待完。
那不是表演者。
俄國戲劇大師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特別強調,表演是讓「角色」在舞台上「活著」。
有些同學誤會了「表演者」,以為表演是不需要真誠地面對自己,只要表面設計,或找一個範例模仿就可以。
錯!
如果你這麼想表演的話,你連站上舞台的資格都沒有。
有哪一個觀眾要花時間花錢去看一個在舞台上裝模作樣的騙子?
所有的創作者和表演者都是程度上的暴露狂。
他們急切地想呈現自己對生活或是生命的感悟與發現,他們用自己真實的生命體驗,努力地飽和了他們的作品和角色的完成。
為什麼要這麼做?
因為,分享。
而分享的本質就是一種愛與關心。
一個創作者或表演者如果沒有對這個世界的人、事、物有真切的愛與關心,那麼你就是一個膺品藝術家,是個騙子,是個愚蠢至極的「假文青」。
你只是一個想消費藝文氛圍的偽善者,幻想透過欺騙的手法來博取掌聲的笨蛋。
停止認為擠眉弄眼就等於表演的一廂情願吧!
真實地刨挖自己內在的生命經驗去和角色的情感產生共振。
透過角色去看見那個一直看不見的自己。
那才是表演最迷人的地方。
歸零吧!
誠實並謙虛地面對表演,
你才能從學習表演的過程中壯大你的生命,你才能體會到在舞台上你給別人的永遠沒有給自己來得多,所以要學會感恩,感謝每一個願意坐在台下看你表演的觀眾。
他們的眼睛是雪亮的!
先認清了這一點,
我想你們的人生才能說和表演或藝術搭上了一點邊。
歡迎同學閲讀康丁斯基「藝術的精神性」一書。
全站熱搜